如今,從三希堂的空殼中,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是一間氣質不凡的屋子,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內部,堪稱特立獨行。紫禁城,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,而三希堂使宮殿的博物館性質顯露無遺。
對此,學者祝勇在紫禁城雜誌《三希堂——帝國的博物館》一文中作了詳細論述。紫禁城
乾隆曾經親自發起和領導了書法徵集運動。而皇帝的萬壽之日,如雍正、乾隆、慈禧太后的壽誕,又為這種文物徵集活動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。與雍正、乾隆等皇帝的收藏愛好相比,慈禧太后毫不遜色,除將整個宮殿變成她的收藏倉庫以外,她個人還專門用三間大屋儲存寶物,與乾隆珍藏墨寶的三希堂相映成趣。這三間大屋由三面木架分隔成櫃,每櫃中置有檀木盒一排,統共三千箱,各自標有名稱,至於藏於他處不須記載入冊的寶物,就無法統計了。太和殿
於是,在皇帝與臣民、宮殿與民間之間,形成了一種侵犯與被侵犯、施虐與受虐的關係。所謂天下,就是帝王的權力能夠抵達的地方,而宮殿中的寶物,則以視覺形式呈現了帝王對天下的徵用關係。三希堂內景
有意思的是,許多人對於這種被侵犯與受虐的處境樂此不疲,原因是每一個受虐者,轉過身來便是施虐者,對更加弱勢的群體進行侵犯和施虐。通過寶物的流向,我們可以看見整個帝國編織成一張巨大的施虐的網,與權力的金字塔結構遙相呼應。輸掉了珍寶,卻贏回了權力,而權力又可以掠奪更多的珍寶,這一淺顯的道理,成為帝國官場的通用法則,只有真正的民間底層社會,才真正居於被侵犯和受虐的地位上,永世不得翻身。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路圖片
據說慈禧壽誕之時,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都在敬獻的寶物上費盡心機,初入軍機的剛毅特意製作了十二面鏤花雕飾精美的鐵花屏風;直隸總督袁世凱送上的則是一雙四周鑲有特大珍珠的「珠鞋」,算上成本和宮門費(即用酬金打點太后的近侍太監們),總共70萬金。
皇帝的收藏愛好,他個人無須支付任何成本,只需笑納就可以了,這是皇帝與民間收藏的本質不同,他需要支付的,是帝國的行政資本,也就是說,他需要以帝國的行政資源,對進獻者予以回報。王獻之《中秋帖》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
這使宮殿的收藏,具有了受賄的性質。當然,這是一種充滿藝術性的賄賂,如同一位作家所說:「它可以堂而皇之地活動在光天化日之下,而不必提心弔膽地出沒於暗夜暮色之中。」
為了與中央保持一致,收藏熱在大清王朝的行政系統中方興未艾。
一個典型的例子,就是慶親王奕劻。北京地安門外定阜大街的慶王府門口,來路各異的獻寶者絡繹不絕。有一位名叫陳璧的道員級閑官,貧困之中,以孤注一擲的決心,將親戚所開金店中的稀世之寶東珠、鼻煙壺數件進獻慶親王,果然換來了郵傳部尚書這一正部級職位。王珣《伯遠帖》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
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,蒙古鑲藍旗出身的錫良自告奮勇,率兵督陝, 緊要關頭,奕劻仍不忘記向他索賄,氣得錫良大呼:「生平不以一錢買官,況此時乎!」這還不算典型,最典型的是1911年底,各省獨立之際,袁世凱力請清廷頒布《遜位詔書》,奕劻亦不忘抓住商機,向袁世凱索賄。國破之際, 具有商業頭腦的奕劻在天津租界內創辦一家「人力膠皮車公司」,同時躋身中華民國最牛私人收藏家之列。
清朝皇室有很多收藏家,乾隆帝是典型的一位,寶貝都藏在三希堂
如今,從三希堂的空殼中,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是一間氣質不凡的屋子,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內部,堪稱特立獨行。紫禁城,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,而三希堂使宮殿的博物館性質顯露無遺。
對此,學者祝勇在紫禁城雜誌《三希堂——帝國的博物館》一文中作了詳細論述。
紫禁城
乾隆曾經親自發起和領導了書法徵集運動。而皇帝的萬壽之日,如雍正、乾隆、慈禧太后的壽誕,又為這種文物徵集活動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。與雍正、乾隆等皇帝的收藏愛好相比,慈禧太后毫不遜色,除將整個宮殿變成她的收藏倉庫以外,她個人還專門用三間大屋儲存寶物,與乾隆珍藏墨寶的三希堂相映成趣。這三間大屋由三面木架分隔成櫃,每櫃中置有檀木盒一排,統共三千箱,各自標有名稱,至於藏於他處不須記載入冊的寶物,就無法統計了。
太和殿
於是,在皇帝與臣民、宮殿與民間之間,形成了一種侵犯與被侵犯、施虐與受虐的關係。所謂天下,就是帝王的權力能夠抵達的地方,而宮殿中的寶物,則以視覺形式呈現了帝王對天下的徵用關係。
三希堂內景
有意思的是,許多人對於這種被侵犯與受虐的處境樂此不疲,原因是每一個受虐者,轉過身來便是施虐者,對更加弱勢的群體進行侵犯和施虐。通過寶物的流向,我們可以看見整個帝國編織成一張巨大的施虐的網,與權力的金字塔結構遙相呼應。輸掉了珍寶,卻贏回了權力,而權力又可以掠奪更多的珍寶,這一淺顯的道理,成為帝國官場的通用法則,只有真正的民間底層社會,才真正居於被侵犯和受虐的地位上,永世不得翻身。
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路圖片
據說慈禧壽誕之時,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都在敬獻的寶物上費盡心機,初入軍機的剛毅特意製作了十二面鏤花雕飾精美的鐵花屏風;直隸總督袁世凱送上的則是一雙四周鑲有特大珍珠的「珠鞋」,算上成本和宮門費(即用酬金打點太后的近侍太監們),總共70萬金。
皇帝的收藏愛好,他個人無須支付任何成本,只需笑納就可以了,這是皇帝與民間收藏的本質不同,他需要支付的,是帝國的行政資本,也就是說,他需要以帝國的行政資源,對進獻者予以回報。
王獻之《中秋帖》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
這使宮殿的收藏,具有了受賄的性質。當然,這是一種充滿藝術性的賄賂,如同一位作家所說:「它可以堂而皇之地活動在光天化日之下,而不必提心弔膽地出沒於暗夜暮色之中。」
為了與中央保持一致,收藏熱在大清王朝的行政系統中方興未艾。
一個典型的例子,就是慶親王奕劻。北京地安門外定阜大街的慶王府門口,來路各異的獻寶者絡繹不絕。有一位名叫陳璧的道員級閑官,貧困之中,以孤注一擲的決心,將親戚所開金店中的稀世之寶東珠、鼻煙壺數件進獻慶親王,果然換來了郵傳部尚書這一正部級職位。
王珣《伯遠帖》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
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,蒙古鑲藍旗出身的錫良自告奮勇,率兵督陝, 緊要關頭,奕劻仍不忘記向他索賄,氣得錫良大呼:「生平不以一錢買官,況此時乎!」這還不算典型,最典型的是1911年底,各省獨立之際,袁世凱力請清廷頒布《遜位詔書》,奕劻亦不忘抓住商機,向袁世凱索賄。國破之際, 具有商業頭腦的奕劻在天津租界內創辦一家「人力膠皮車公司」,同時躋身中華民國最牛私人收藏家之列。